书架
借来僧袍张和尚王丽英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借来51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借来僧袍51

20170902

20170912增删

借来僧袍



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离开佛学院,因为那里有非常熟悉的几十年不变的小溪,有处变不惊的一年一变的青年学生,有多年不变不变多年的马路。?在佛学院那会,忙是自找的,非要弄什么豆制品排骨,让豆制品有肉味不难,难就难在让豆制品不碎,直到离开前夕,这个难题没有破解,留下遗憾。在大理寺,没有闲下来,依然还是自找的。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态,来到金陵。作大理寺监院兼食堂负责人,除了管理库房之外,还要增收节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深感责任重大。寺主,住持和维那都挺支持他的。寺庙工作,对他来说,不难,难就难在与寺庙工作没有半毛钱关系的电影。为了拍一部电影,整个人都快疯掉了。这几天,又张罗开了拍电影开公司的事情了。无论是承包佛学院食堂,还是拍电影开公司都不是和尚干的事情,按现在时髦的说法,那叫跨界。他在心里问自己:我这样做错了没有?在少林寺的时候,他不止一次这样问自己。没有错,成了他的口头禅。之前,在少林寺,师父一直在帮助他,如果没有遇到师父,那人生轨迹是另外一条。现在,在大理寺,师父不在人世了。自己却成了小和尚的师父,都叫自己真话大师。这些小和尚和当年的自己一样,对未来人生和盘托出,对当下现实百般无奈。他们需要一些帮助,在有生之年自己应该帮助他们,为帮助更多的人。用开公司为了拍电影方式,拍电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大理寺的前世今生和搭救难民的往事。我这样做没有错。没有错。他想。

小道消息满天飞,张和尚拍电影开公司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不仅仅大理寺的人知道,而且还引媒体记者关注,纷至沓来采访报道。就连100多公里外的少林寺的人都知道了。不仅仅让宗教界为之震惊,而且还惊动了省里,就连社会各界也都吃惊不小,不仅仅在大理寺所处的城市金陵市闹得满城风雨,而且还在张和尚的出生地徽城传得沸沸扬扬。虽然他人已经离开徽城,虽然那里有牵扯不断的情,但是他是一个出家人。即使离不开也得离,即使扯不断也得断。重新出家,来到大理寺当监院兼管食堂工作。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既然干了就把它干好。这次出家,尽管与第一次出家截然不同,但是他的想法和做法没有变化。

站在电梯里的张和尚满脑子全是公司的名称,想给公司取个好听响亮的名字,为了公司名称,晚上没有睡觉,上网搜,翻字典查。但是没有找到合适的。一早就起来,挤公交车,再换乘地铁,从大理寺匆匆忙忙来到了工商局。注册大厅在二楼。电梯里,空荡荡的。

和他站在一起的是一幅露出雪白牙齿母女的广告画。来工商局注册的人一般都走楼梯,不坐电梯。

打着哈欠的工作人员问:有什么事情。

张和尚说:注册

进入眼帘的是一个和尚,让工作人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