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秋天里的长途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三回改变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算你真的别无所求,它也不踏你这人情,钱好还,情难还。算了吧,都什么年代了,你还那么纯真,骗谁呢?別整事了。一堵密不透风的墙将二愣与世界隔开,二愣想逾越过去,可墙太高了。他笨拙的往墙上爬,可墙又高又滑,二愣总是满怀信心希望与无比的热情。可还是一次次从墙上跌落下来。就是这样,二愣还是笑呵呵隔着墙对世界说:世界,你好吗?我一会儿就过去了!

  刘艳绝不讨厌二愣,甚至还有那么一点点其它夹杂着一种奇怪或者说是友好的感觉吧。

  只是,二愣真的不适合这个光怪陆离的社会,他思想单纯的好像只有一根筋。这样的人如果在七八十年代,再晚些的九十年代社会里,是完全没问题,那个年代里的绝大多数的人们思想都是简单纯粹的与人为善的。人与人之间没有防御戒备的心。

  刘艳热爱教师工作,和孩子们在一起她很快乐。尤其是每到高考结束后,她的学生们即将奔赴全国各地的大学校园,这些孩子是在她的眼前一点点从少年过渡到,或者说质变成青年。看到他们的成长,刘艳觉得自已的人生价值得到了完美体现。毋庸置疑教师的工作让刘艳心里有特别大的满足感与成就感。整天在学校与孩子们打交道,是愉悦的。但同时刘艳的感观思维与认知和判断力也受到局限,社会与人都变得越来越复杂与不可遇知性。人性已经不是一成不变的了,对物欲或者说人的世界观,都会随着大时代的变迁和发展也不断的变化着。人们仿佛都吃了一种神奇的药丸,转眼间智商都升高了。智商高了情商自然而然也随之提高。有些脑袋不活络的人的思想只是微弱的转变,仅仅随波逐流而已。跟不上主流的意识,像姜二愣就是这种人,是极少数的泛泛个体。有的人却是颠覆了自己的价值观,从灵魂到身体的躯壳,都翻天覆地的变了样。他们在追逐利益的同时,也抛弃了本不应该抛弃的社会道德规范与法治思维约束。比如苗朗,完全丧失了道德底线,彻头彻尾的伦为一个以金钱物欲至上的精致利已主义者。是的,所有人都有权利追求美好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但这种追求不应该脱离法律与道德的轨道外,那样是极度危险和让人唾弃的。苗朗和刘艳同是省属那所以省会城市命名的师范大学同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