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大唐挽歌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唐挽歌 第101章 立嗣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话说朱温自从投降王重荣以后就好运不断,先是围剿黄巢屡立大功,被李儇封为梁王,之后又兼并了王重荣与宗楚客的部队,如今他具有河北一地,控弦五十万,实力很是强大。
他看到如今唐王室仅据有长安一地,圣旨不出城门。杨行密占据东南一带,却没有野心,只求自保。放眼天下能和他抗衡的也就是晋王李存勖和蜀王杨无病了,所以对燕王刘仁恭的救援他毫不犹豫就答应了。
他的设想是先联和契丹协助刘仁恭先干掉李存勖,再以幽云十六州为条件和契丹人结盟,吞掉刘仁恭的部下。整合兵力后干掉杨行密,挥师西进攻入长安,然后再挟天子和杨无病做最后一战,以期一统中原.
想法虽然很好,但执行起来却很困难。首先,不知为什么,李存勖停止了对刘仁恭的压力,反过头来联合杨无病灭掉了楚王陈敬瑄和岐王李茂贞,瓜分了山南西道和凤翔陇右这几块地盘,然后就再也没有了动静。刘仁恭见外部压力己去,也就拖延了给他的承诺。不久之后,其子刘守光发动兵变,软禁其父取而代之,更是公开否认盟约,和契丹人打得火热。
对此朱温很是恼火,但对方有契丹人撑腰,他也是无可奈何。至此,中原一触即发的大战停了下来,各自窝在自己的地盘,拼命壮大势力,等待下个机会。
中原虽然平静了,但偏安西南一带的杨无病却是麻烦事不断。首先是在公元887年的夏天,崔锦瑟终于给他生了一个儿子。
此子的出生,令两川百姓大为激动,特别是众大臣更是激动:王爷本来子息单薄,如今嫡子的出身,终于令他们安下心来。但杨无病作为一个来自现代的人,对于这些根本没放在心上。于是引得众大臣放下的心悬了起来,生怕王爷又生出什么不靠谱的主意,一时之间各地的奏章纷纷送到他的案子上,说的唯一一件事情就是希望王爷早立世子,也好让大家把心安定下来,好好办差。
杨无病看着还在襁褓里的孩子,心里暗想:如果此子是个败家子,那老子这么多年的心血不是白费了嘛。他想起晋憨帝的例子,冷不丁心里一抖,就更不想急于立嗣了。但他又想起明万历皇帝的大礼仪事件,搞得君臣十几年反目,明王朝也因此江河日下,所以心里很是犹豫。
其实作为一个来至后世的所谓愤青,杨无病并没有把王位看得如此的宝贵,他只是希望既然老天把自己送到这个时代,让自己用金手指改变了历史的轨迹之后,不再因为一个愚蠢的后代而葬送了这次宝贵的机会。作为一个极为了解中国历史进程的工科大学生来说,对于祖先所受的屈辱和欺压,虽然不能说深同感受,但也是心有戚戚焉,毕竟物伤其类嘛。
对于他久久不愿立储,崔氏一门当然没人敢发表任何意见,毕竟要避嫌。就连袁正纲跃跃欲试想用装神弄鬼来说服王爷的打算,也被崔慎及时叫停了。
孟昭图、王建、郭琪、王有信等诸大佬以前虽然叫得凶,但问题真正摆在面前时却没一人敢乱说了。毕竟王家家事,臣子乱掺和的话,稍有不慎,后果很是严重,虽然王爷很好说话,这不代表他容忍没有底线。
宫内的几位妃子也没一人敢乱说话,响铃公主和阿细因众大臣的极力反对,杨继祖无望于大位,当然对他们没有好感,二人现在唯一希望的是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