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隋唐乙方大佬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5章、杨奇问案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开皇五年,大隋皇帝杨坚在尚书长孙平的建议下,在民间设置了“义仓”,在全国推广。

  针对当时全国多天灾的情况,皇帝希望老百姓每年秋收之后,每家每户都拿出一些粮食来,穷人少出,富人多出,上限为一石,把这些粮食都存在乡镇或村里专门建的粮仓里,用来防备凶年。

  这样做的效果很明显,史书上说,“自是州里丰衍,民多赖焉”。

  当时,义仓内的粮食仍然由当地居民“劝课”而来,坚持自愿捐助原则。

  捐赠上由民间自愿,同样的,义仓的管理也是由民间自发管理。

  义仓一般都由人品高尚、办事公道且热心公益事业的人负责,这些人被称为“义公”。

  其中,大型义仓的管理者,被称为“大义公”。

  。。。。。。。。。。。

  何逢昌说到:“俺爹是并州的‘大义公’。”

  老周管家惊讶到:“啊!自去年岁末,秦王下令将原来贪腐的十三名‘大义公’斩首之后,并州就再没有立过‘大义公’。何大郎,你莫不是......”

  杨奇对此不是很了解,但他想到关于秦王的调查报告里,有讲到秦王因为在去年曾经处斩过一批贪腐的人,在民间口碑不错。

  “没错,俺爹就是那十三位‘大义公’之一。”何逢昌流着泪:“不过,俺爹是被冤枉的,他没有贪腐。”

  杨奇问到:“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义仓案,轰动一时。”老周管家抚着山羊胡:

  “去年岁末并州大旱,颗粒无收。于是,人们就想到了义仓。

  可是当人们打开义仓的时候,满怀期待的人们却看到里面十不存一,有些义仓干脆就是空荡荡。

  于是愤怒的人们,涌向了秦王府,请求秦王主持公道。

  很快,秦王就查明是那些“大义公”为了一己私利,把义仓里的粮食给挪用、贱卖了。

  秦王虽然事后追回了一些粮食,但为时已晚,还是有大批的百姓因此没能熬过去年那个寒冷的冬天。

  于是,不等过年,秦王就下令,将涉案的十三名大义公全部斩首。”

  老周管家像说书一样地娓娓道来,中间还伴随着何逢昌的抽泣声。

  何逢昌等老周管家说完,说到:“俺爹是去年九月才当上大义公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