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琅琊问鼎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八章 济仁馆轶事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一转眼,很快就要过年了。

  元钺来到琅琊州这小半年的光景,整个琅琊州已经大变样,虽然很多工程都还在进行中,但至少琅琊州的人数在这半年中飞涨,连一开始就被元钺夺了长史印的姜道成也心服口服。

  姜道成当初可是郁闷了很久的,他代表朝廷,是皇帝亲自委任的封地监察。

  按照道理说,渝国的亲王在封地是享有军政双权的,可这次武帝却并未给元钺兵权,兵符还在姜道远的手里。他一开始对元钺可是爱理不理的,议事也不去参加,反正他只要带好兵就行了,可眼看着跟着元钺将一个破烂不堪的琅琊半州在短时间内变得如此人丁兴旺,人人信佛尊儒,长幼有序,他打心眼里开始佩服和尊重元钺。

  现在元钺召集群臣议事的时候,姜廷尉也开始主动参加。

  这日,叶督户从事官提议在上元节这天举办盛大一些的灯会和放河灯活动,顺便让剧团排演剧目,以宣传琅琊州的各项新政策、以及百姓的幸福生活,以达到吸引更多人口的目的。

  李长生这日还在监督另一条水渠的清淤工程,好为来年开春的播种做准备,所以未能参与。

  倒是元钺新提拔的另一个从事官督槽,徐梓良,捧出本账册来,清清嗓子道:“殿下,臣与叶大人计算过,这项计划,一共得花三万钱,预算主要有这么几项开支……”

  说到最后,徐督槽道:“这是更为详细的账目,请点下过目。”他双手捧着账目册半天也没见元钺接过去。

  此时的元钺,坐在主位上两眼直愣愣地看着半空,嘴角挂着微妙的微笑,神情诡异。

  元钺呢,听完方才叶督户说完上元节的各种美妙情景,就开始神游,想象着跟文嫣手拉手一起逛灯会、猜灯谜,吃好吃的,然后去佛寺拜佛,祈祷父母健康、国家长治久安……

  “殿下?殿下!”

  “啊!”

  徐梓良提高嗓门连喊两声,才把开小差的钺王殿下给拉回来。

  元钺眨眨眼睛,看清了眼前的东西,伸手接过来,然后偷偷瞧了眼议事厅里群臣的反应,个个面面相觑,两朵红云飘上耳根,他清咳两声,应付道:“好,本王一定会好好看看这本,这本……额……这本预算的!”元钺一边翻着册子一边努力搞清楚这是个啥,最后终于弄清楚是庙会的预算了,这才把话说完。

  之后,姜道成又主动提出了一些过年慰劳将士们的事情,元钺是强迫自己集中注意力,可没一会,眼前出现雪地里文嫣白皙透亮的脸蛋,吐着热气的樱桃小唇,又开始神游。他藏在大袖中的手,使劲掐了掐自己的大腿,把自己拉回议事厅,如此反复几次,总算是把议事给熬完。

  姜道成讲完一大通,元钺只给了一句:“不错不错,就那么办吧!”然后就急急忙忙走了。

  空留姜道成呆立在原地——那么办?光批准不批银子怎么办?难道不该讨论一下花费和谁出钱的问题么?这他妈是糊弄他呢?

  再说元钺,精疲力竭地回到书房,一下子瘫坐在塌上。

  他拿起预算薄,只看了两眼就开始不耐烦,正好老田端着鱼汤进来,元钺瞧见他,立刻跳下塌来高兴道:“老田,你现在做生意很有心得吧?饭店也开了不止一家了,这个账册你帮本王瞧瞧,可有不妥的,本王……本王有事出去一趟!”

  说完匆匆地走了。

  现在元钺经常微服私访,没事就化名“梅珑”到琅琊州各城、县去巡检,还规定每个县衙、府衙门前放个木盒子,名为“谤木函”,只要百姓、官员有任何问题、批评、建议都可以往盒子里放,王府门前也有。

  总之,他现在锦袍穿得少了,反而棉袍穿得更多。他把预算薄丢给老田,就回房换了身衣服,然后骑着马来到济仁馆街对面的面馆,要了杯清茶喝了两个时辰,弄得老板娘都快有意见了。

  “我说,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