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唤灵玦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章 泠泠月下初相逢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盘古开天辟地,女娲化生万物。万物皆有灵,若能通之则可用之。凡潜心修炼者,聚灵元于丹田,可与外物通灵。其中,能通一物者,百里挑一;通一品类者,千里挑一;而通万物者,万里无一。

  相传,女娲抟土造人时,不经意间一声叹息落入一位将将觉醒的女子灵识之中,此女便比旁人更易感知世间万物,世称灵女,其后人皆天生灵元,是为御灵族,御灵族人资质平者生而通一物,资质佳者,生而通一品类,资质稀缺者,生而通二三品类,而灵女嫡出之女,代代相传,可通万物。

  御灵一族绵延数千年,修灵者众,渐成体系,以机关术、医术、巫术、剑术、符术最具代表。小有成就的世家不下数百,最成气候的当属孤竹墨氏、蓬莱姜氏、南疆石氏、洛阳顾氏、雍凉尹氏,墨氏主机关阵法、姜氏习仙术医法、石氏擅巫蛊、顾氏修剑术、尹氏行符术。各世家无论修为高下,均以灵女为尊,灵女为约束族众,定下族规:修灵者需修身养性,秉持正义,惩恶扬善,不得欺凌弱小,不得攀附权贵,不得贪慕虚荣,如有违者,废其灵元,从此不得踏入修灵之途。

  千年来,修灵人遍布九州,锄强扶弱,深受百姓爱戴。亦有非御灵族人心向往之,愿入各世家为外姓子弟,跟随修炼,其中不乏天资聪慧者聚成灵元,即便终生无法聚灵,也可学些本事,强健体魄。然百余年前不知发生何事,各世家修灵者纷纷避世,唯洛阳顾氏仍开宗收徒,行走世间,只是顾氏家规却多了一条:修灵人不涉庙堂事。

  太和十三年,秋,朔州密林。

  皓月当空,夜凉如水。在朔州与凉州交界处,有一片茂密的针叶林,此时一白色身影正在林中穿梭,远远看去,似是一只白蝶在沉寂的树林中翻飞起落。忽而惊起一群林中鸟打破了平静的黑夜,再看时,白蝶已消失不见了。此处已近树林边缘,出了树林,便是凉州地界。

  一群黑衣人从林中悄然出现,聚集在方才白影消失的地方,各个脸带鬼面具,环顾四周,寂静无声,呼吸可闻,头顶一轮明月高悬,树木高耸,枝干交错。一枚针叶从树顶落下,姿态轻柔。

  “可恶!又让他逃了!走!”

  领头人呼喝一声,众人迅速分散,匿于林中,仿佛从未出现过。

  针叶落到方才领头人站着的位置,弹起,复落下。

  又过了半刻钟,一个白色身影从方才针叶落下的地方飘然而落,长身玉立,腰间一枚环形玉佩随风轻晃。

  太和十三年,秋,朔州云中郡。

  阴云蔽月,夜黑如墨。朔州云中郡盛乐府往东三十里,一座无名坟冢立于荒草地,一个戴着鬼面具的黑衣人闪身进入坟冢,身如幽灵,形如鬼魅。下行十五步,现一密道,延密道再行一盏茶的功夫,在墙壁右侧摁开机关,进入密室。密室内仅案上燃着一支短烛,一人背对案几而立,亦是一身黑袍。

  “宗主。”黑衣人摘下面具,向黑袍人行了一礼。

  “如何?”听声音竟是十七八岁的少年,然而语气冷淡,颇有些不似这个年纪的漠然。

  “还是逃了。”黑衣人垂下头,有些懊恼。

  黑袍人像是对这个结果早有预料,轻笑一声,“若是这么轻易被你们抓住,十年前他就该被抓回来了。”

  黑衣人头垂得更低,沉声道:“属下无能!”

  黑袍人不以为意,问道:“洛阳那边如何了?”

  黑衣人这才抬起头,继续回话,“顾家那群庸腐之辈,个个骨头都很硬,口风紧的很,死都撬不开。”

  “哦?倒是比十年前有风骨多了。人人都有软肋,拿捏住软肋,便好办多了。”

  “是!属下明白。”

  “不要把事情闹大,现在还不是时候。”

  “是。”

  “至于姓沈的,他既姓了沈,就随他去吧。暂时不必再追了。”

  “可是……十年来唤灵玦一共就反应了三次。倘若此次还是抓不住,只怕——”

  “唤灵玦未必在他身上。这唤灵玦时灵时不灵的,谁知道它唤的是玦还是人,也就叔父把它当回事。十年前……还不是白忙活一场。”话毕陷入沉思。

  黑衣人额头已沁出汗珠,这个少主的心思一向极难揣测,生怕自己又说错话惹他不快。

  又过了一会儿,黑袍人终于开口,“罢了,你且去吧。”

  黑衣人像得了赦令,行了一礼,迅速退出密室。

  太和十三年,秋,凉州姑臧城外。

  朝霞未起,晨露未晞。白衣男子穿过竹林,矮身进入茅草屋,屋内一男孩坐在地上打磨竹片,见白衣男子进来,放下手中活计,担心的看向来人。

  白衣男子轻声笑道,“阿齐放心,此次毫发无损。”说着从腰间解下环状玉佩,递与男孩,“只是,这玉环越发不中用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